第十四届中国血管论坛CEC 2022大会期间,张强医生集团邓建平教授与各位专家同道分享讨论了《非隐静脉来源的下肢静脉曲张》,欢迎观看。
[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专场
演讲题目:
《非隐静脉来源的下肢静脉曲张》
演讲嘉宾:
邓建平教授
单位:
张强医生集团
背景知识
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是指由于下肢静脉内压力过高、瓣膜功能不全、静脉管壁薄弱,导致下肢静脉扩张、迂曲、膨出而呈现曲张的状态。
根据临床症状,下肢静脉曲张可分为6级
毛细血管扩张,通常表现为: 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曲张、蜘蛛网状静脉曲张、下肢酸胀不适、有肢体沉重感
曲张的血管凸起,表现为皮下浅静脉持续性扩张,站立时下肢出现”蚯蚓状"弯曲的血管,肉眼可见“青筋暴露”状
有下肢水肿,这一时期血管迂曲扩张更加明显,可伴随水肿、局部皮肤瘙痒症状出现
皮肤变色,腿上皮肤开始出现湿疹、色素沉着等症状
溃疡,腿伤皮肤出现溃疡,如果保健得当,溃疡可以愈合
溃疡,这个阶段溃疡很难自愈,又称“老烂腿”
静脉曲张返流源头
过去提到静脉曲张常常是指大隐静脉,但实际从临床腿部照片来看,无法准确判断其返流源头的位置。
有文献报道,非隐静脉来源的静脉曲张大概占10%,包括臀上臀下静脉,穿通静脉,会外阴区来源的静脉曲张等等。
如何判断静脉曲张源头?
比较重要的检查就是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标准的评估体位应该是站立位来诱发返流。除挤压试验以外,推荐Cremona和Parana试验,这两个动作很容易诱发,并且动作简单操作,患者配合度高,可以协助判断返流源头和回流点等。
站立位,诱发动作:挤压试验 Valsalva Cremona Parana
四类非隐静脉来源的静脉曲张
♦ 盆腔来源
盆腔来源静脉曲张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女性约占50%左右,男性比较少,仅占3%左右。其特点是在大腿内侧或者在会阴区有静脉曲张团,部分女性可能还会合并盆腔淤血综合症的表现。
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
站立位,检查隐股交界处瓣膜功能良好,无返流;向下检查大腿中段时,可见散在分支汇入大隐静脉主干,造成下段大隐静脉主干返流以及分支静脉曲张。向上追溯分支,同样发现是来源于盆腔的Pelvic Leak Points(PLPs),Valsalva试验也证实存在返流。
♦ 前副来源
文献统计,前副来源静脉曲张大概占10.9%。大部分在SFJ之间返流到前副静脉;也有一些病例是先通过部分的大隐静脉再返回到前副静脉。因此,在术前评估腹股沟的隐股交界处尤为重要。
♦ 穿通支来源
在文献报道中,比较多的病例来源于穿通静脉,约占35.7%。
穿通静脉在下肢中共有150多条,绝大部分穿通静脉都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但是在大腿内侧或外侧常常会出现异常扩张返流的穿通静脉,从而造成小腿的静脉曲张,小腿大部分穿通支都是回流点,需要予以保留。
♦ 骨穿静脉来源
在穿通静脉里有一种比较罕见来源为骨穿静脉静脉,文献报道不足50例,但实际在我们中心陆续接诊也有四五例。
其特点通常是在小腿胫骨前方多见,大部分都有外伤史,通过超声可以看到骨平面有凹陷或者缺失,血流信号可以看到返流。
病例分享
病例1
患者,男,诊断为静脉曲张C3级,伴有局部胀痛感。
术前血流动力学评估:终末瓣膜功能良好,无返流;其返流点来源于闭孔静脉,返流到终末瓣膜跟次级瓣膜之间,从而造成下段的大隐静脉和小腿静脉曲张。
基于术前详细的血流动力学评估,采取CHIVA治疗,只需要处理逸出点(EP),大隐静脉全程不用任何干预,并且得到保留。术后随访,该患者静脉曲张恢复良好。
病例2
患者,静脉曲张C4级,病变主要位于大腿内侧和小腿。
术前血流动学评估:发现其根源不是大隐静脉,而是前副静脉,有扩张和返流。
评估后制定治疗方案,针对返流点进行治疗,全程大隐静脉完整保留。术前与术后照片对比,患者恢复良好。
病例3
这是一例临床比较常见的大腿外侧穿通静脉来源的静脉曲张,其整个大隐静脉系统功能良好。
治疗方案:通常针对静脉曲张返流点就能够解决问题。术前术后照片对比,明显看到恢复良好。
在膝关节周边的穿通静脉比较少见,其返流点通常也是穿通静脉,只要处理穿通静脉即可,治疗后效果很好。
病例4
骨穿静脉来源在临床比较少见。该患者静脉曲张很多年,且有过外伤史,皮肤有改变。
针对这种来源单一的骨穿静脉返流导致的静脉曲张,采取CHIVA,只需要一个小口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点击观看视频
小
结
讲者介绍
邓建平教授
张强医生集团国际静脉病中心主诊医生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静脉病专委会委员
亚洲CHIVA共识专家组成员
全球静脉曲张CHIVA技术国际认证医生团队成员
思俊国际静脉病学院导师
专业特长
擅长下肢静脉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下肢静脉系统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
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
静脉曲张CHIVA诊疗
END
欢迎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