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15周年特别纪念版”学术论坛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杨敏教授与各位专家同道分享讨论了《肺动静脉畸形的腔内治疗》,欢迎观看。
[NCVH@CEC]国际专场
演讲题目:
《肺动静脉畸形的腔内治疗》
演讲嘉宾:
杨敏 教授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基本概念
肺动静脉畸形(PAVMs)是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绕过毛细血管床,导致右向左分流;患病率估计约为1/2600;它们在大小和形态上差别很大。大多数PAVM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HHT)有关。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特征是在多个但非随机的组织和器官中出现动静脉畸形(AVMs);典型的血管病变包括皮肤、鼻黏膜和胃肠道的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最常见的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肺和肝脏的大动静脉畸形;HHT的患病率约为1 / 5000。
PAVMs和HHT相关联系
大多数(80-90%)PAVM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HHT)有关;但大约只有30%至50%的HHT患者伴有PAVMs。
肺动静脉畸形
PAVM组成及临床表现
PAVM由一个或多个供血肺动脉、畸形团和引流静脉三个部分构成。畸形团中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直接连通。
有症状的PAVM约占50%,临床表现有栓塞(下肢栓塞、卒中、脑脓肿)、缺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咳血、肺动脉高压。即使在无症状的情况下,PAVM的存在也会增加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卒中或脑脓肿。
PAVM诊断
临床有多种手段对PAVM进行诊断,如胸片,CT,MRA,经胸超声造影(TTCE),气泡试验(TCD)以及DSA。
胸片可以对同位素和血氧水平进行检测,但是缺点不够敏感。
CT是检测PAVM诊断金标准。HHT的国际诊断和管理指南建议,临床医生对所有可能或确诊HHT的患者进行PAVM筛查。筛查为阳性的患者,增强胸部CT是确诊PAVM的金标准,可辅助临床分级(确定大小、位置、单发/多发、数量),进行指导治疗和随访。
经胸心脏超声造影(TTCE)是首选的PAVM筛查试验,灵敏度高达97%,阴性预测值为99%。TTCE右至左分流的分级与筛查HHT的患者的脑并发症(缺血性卒中、TIA、脑脓肿)的发生率存在关联。
经颅多普勒(TCD) ,利用与PAVMs相关的右向左分流的生理机制以及先前认可的生理盐水对比增强超声心动图用于识别心内右向左分流。观测双侧大脑中动脉,通过生理盐水给外周静脉给药。如果在10秒内观测到微气泡则结果阳性,灵敏度超过90%。
TCD发泡试验。取注射器抽取4ml生理盐水和1ml气体,通过三通连接胳膊上的静脉通路,回抽一滴血,再将两个注射器来回推,制作气泡混悬液,将其静脉推注。通过TCD栓子监测分析系统观察进入人体静脉的微小气泡运行情况。在患者平静呼吸下进行1次测试,Valsalva动作下重复2到3次。如果在10秒内检测到微气泡,则为阳性结果。
Procedure of making agitated saline
PAVM治疗
PAVM治疗时机最好在症状出现之前。从未经历脑缺血事件的患者治疗适应症为供血动脉直径≥3 mm。这是根据经验定义的,因为小于标准的患者很少有脑中风、短暂性脑缺血、脓肿的发生。
治疗PAVM可用手术或肺移植,手术类型包括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节段切除术、楔形切除术或血管结扎。肺移植以弥漫性形式进行,伴有呼吸功能不全。
经导管栓塞疗法已成为PAVM的一线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是经皮股动脉入路,选择性对肺动脉进行导管栓塞,以阻断所有PAVM的供血动脉。栓塞器械可选择弹簧圈、血管塞等,不建议选择液体栓塞剂。对于大多数患者,经导管栓塞长期有效。
抗生素治疗对于PVAM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口腔和外科治疗之前进行抗生素预防,有助于减少血栓、囊肿的风险。在接受经导管栓塞治理后也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预后
对于大多数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长期有效(83%,93/112)。治疗成功的患者中,80%~90% TTCE仍然阳性,可能由隐匿性的残余微小PAVM导致。
并发症和随访
即刻并发症对有经验的术者发生很少,包括器械移位、气体栓塞、中风、肺梗塞、咯血。
远期并发症包括再灌注,可能由血液通过或绕过弹簧圈或新生血管导致。
随访:亚段弥漫型PAVM建议每年CT随访,其他类型每5年复查1次,以排除PAVM晚期再通和未治疗的PAVM再生长的风险。TCD随访灵敏度高。
病例分享
病例
1
患者女,47岁,上肢动脉栓塞反复发作两次,4年前脑梗死。无糖尿病,查无可引起栓塞的基础性病变。
通过造影观察到左上肢动脉栓塞伴感染,经TCD发泡试验后,CT扫描发现PAVM在左侧,并且有较大的畸形血管槽。
治疗:DSA造影,使用微导管进行超选,选到血管后,使用Interlock弹簧圈封堵血管。再次做TCD发泡试验,检测到有非常小的微栓塞信号。
病例
2
患者女,34岁,咳血。血管造影检测到很小的血管畸形。
治疗:使用导引导管及微导管辅助进入供血动脉,使用弹簧圈封堵。对比栓塞前后的TCD发泡试验结果,其微血栓信号有非常大的降幅。
病例
3
患者男,18岁,间歇性头疼,偶有气促持续6年。Hb 209 g/L, PO2 52.4 mmHg,活动耐力降低,手指出现相应症状。
治疗:血管造影提示,其供血动脉较宽,如果使用弹簧圈可能会发生移位,因此选用血管塞来封堵供血动脉。术后评估其PO2 改善到95.4 mmHg,活动耐力值增加,手指症状改善。2个月后随访,供血动脉已完全封堵。
血管塞封堵供血动脉
术后造影
病例
4
患者男,37岁,术前检查“脑脓肿”时发现PAVM。
治疗:使用血管塞进行封堵。术后2个月进行随访,手指症状改善,TCD发泡试验结果,术后左侧心室无气泡信号。
总结
肺动静脉畸形(PAVM)会导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治疗。
介入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控栓塞材料治疗更安全。
发泡实验敏感性高,可用于筛查和随访。
专家介绍
杨敏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下肢动脉疾病,颈动脉及弓上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内脏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
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学术兼职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外周血管疾病专家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五届委员会介入学组外周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学会分会第三届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下肢动脉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外周血管介入学组副组长
END
欢迎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