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与锁骨下动脉]专场
演讲题目:
《椎-基底动脉颅内外狭窄的治疗策略》
演讲嘉宾:
冯骏教授
单位:
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
椎动脉开口和颅内动脉狭窄是影响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椎动脉,其纤维成分比例较高,溃疡成分较低,狭窄几何特征是向心性狭窄,与颅内动脉硬化类似。
血管内治疗适应证
一侧VAOS≥50%,伴有:
① 对侧椎动脉狭窄闭塞或发育不良,或者对侧椎动脉没有参与供血到基底动脉
② 有前循环的血管病变(狭窄或闭塞),后循环通过Willis环对前循环有重要的代偿作用
双侧VAOS≥50%,伴有:
①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TIA
② 或者前循环的血管病变(狭窄或闭塞),后循环通过Willis环对前循环有重要代偿作用
对于椎动脉开口病变,需要确保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最好超过病变2mm,采用喇叭口的设计能够规避术后再狭窄,保持长期获益。
血管内治疗适应证
手术技巧分享
该患者为椎动脉重度狭窄,进行球囊预扩后,采用双导丝技术进行精准定位。在开口部位释放支架,确保支架超过2mm,并且完全覆盖病变,使后循环重新开放。
利用双导丝技术进行右椎动脉开口部位的支架植入,便于支架精准释放,完全覆盖病变,使后循环血流完全通畅。
这是一例鱼钩样病变,理论上应该采用颈—椎动脉搭桥,但患者坚决要求微创介入。
手术处理:使用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并校正血管迂曲,保证后循环血流动力学通畅,支架无成角和折叠。
右桡动脉入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右椎动脉开口可通过右侧桡动脉入路进行精准支架定位释放,血管不成角,且血流动力学顺畅。
右桡动脉入路----支架成角
如果右椎动脉开口位于锁骨下动脉的下降部位,从右侧桡动脉入路,术后可能会出现支架成角折叠。
利用双导丝技术进行双侧椎动脉迂曲的腾挪技术,并释放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后循环供血顺畅。
右椎动脉有个特殊角度,即头照30°位置,能够看清右椎动脉开口部位的狭窄,便于找到起始端精准释放支架,打开血流。
下面所示病例,手术后3年DSA影像图可见右椎动脉血流仍然通畅良好。由于第一次定位精准释放支架,因此未出现任何再狭窄。
右椎动脉特殊投照角度
椎-锁串联病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椎-锁串联病变,建议同期手术
该患者为左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先双向开通闭塞的LSA,进行椎动脉开口部支架释放,以此为标志再进行LSA球扩覆膜支架释放,确保血流动力学重新建立,后循环盗血消失,两个支架互相不绞索,血流稳定。
手术技巧分享
椎动脉支架
治疗困境
“01 缺少专用支架,跨适应证使用有风险
由于缺少椎动脉专用支架,从肾动脉、颅内或冠脉支架进行一些跨适应证使用,存在风险。
“02 预后情况堪忧:再狭窄率高&远期支架断裂率高达15%
我国临床数据显示,裸金属支架应用于椎动脉颅外段,再狭窄发生率高达57.1%;SSYLVIA研究结果显示,症状性椎动脉狭窄≥50%的患者,术后6个月时,椎动脉开口再狭窄发生率高达67%。
Maurora首款椎动脉药涂支架
新一款国产药物涂层支架Maurora,作为专用椎动脉支架诞生,具有预防再狭窄的特性。从其注册试验看,术后180天再狭窄率较裸支架降低66%。
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如何处理?
一旦出现颅内动脉狭窄,建议做高分辨核磁共振来判别病变性质,同时找到合适切线位,完全暴露出病变位置,在切线位下完成导丝进入以及球扩支架的精准释放。
术前评估
术中
椎动脉V4段----切线位在哪里?
随访
病例分享
“01
患者,53岁,由于反复晕厥,强化药物治疗无效,诊断该患者椎动脉后循环严重缺血,左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
使用边支保护技术,之后球扩支架释放,重新建立后循环血流,没有出现新发小脑梗死。
术后三个月复查,MRA显示血流顺畅
术后一年再次复查,CT显示后循环血流仍然通畅
“02
对于基底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需要对脑桥进行保护。导丝置入后用球囊成形,效果非常好,没有出现弹性回缩,也未出现夹层和穿通支的覆盖。单纯球囊成形即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术后半年随访,颅内供血良好,血流顺畅,疾病无新发缺血表现
“03
患者,男,58岁,诊断基底动脉栓塞。第一时间采用颅内取栓,使用支架取栓或者用导管吸栓,患者立刻得到获益。
“04
患者,男,69岁,诊断脑干梗死,双侧椎基底动脉闭塞,左椎动脉给颅内供血不足,右椎动脉出现颅内完全栓塞。
采用导丝置入,用吸栓导管吸出基底动脉尖的血栓,在右椎动脉V4段狭窄处置入自膨支架。术后很快康复,自然行走。
点击观看视频
小结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25%~40%,椎-基底动脉病变是主要原因
双导丝技术,有利于Guiding的稳定,为椎动脉开口处支架的精准定位提供有利条件
血管内治疗时,如远端椎动脉≥3.0 mm,病变为溃疡斑块,有高栓塞风险且远端椎动脉无明显成角时,可以使用远端保护装置辅助血管内治疗
椎动脉开口处支架出头2mm,做喇叭口形状,有利于规避再狭窄;支架远端避免与血管成角;药涂支架可以期待
椎动脉V4段至基底动脉释放支架后,残余狭窄率<30%,可有效预防急性原位血栓形成
椎-锁串联病变,建议同期手术
血栓形成,取栓必备
基底动脉狭窄预扩球扩<80%正常管径,自膨支架避免覆盖脑桥穿支,椎动脉V4段选择球扩式支架,长期愈合良好
专家介绍
冯骏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专家
国家卫健委首批颈动脉支架技术培训专家
国家卫健委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专家
陕西省首批介入资质评定专家
陕西省首批具备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三项资质专家
西安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
荣获国家卫健委颁发“优秀中青年专家奖”
荣获陕西省卫健委颁发“优秀医师奖”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APA陕西分会(主任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弓上动脉疾病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颈动脉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血管分会(副主委),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颈动脉学组(副主委)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APA出血防治专委会(副主委)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APA青年理事会(监事)
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委)
陕西省保健学会介入血管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委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青年编委
END
欢迎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